安徽网视讯 在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今年以来,砀山县薛楼园区因户施策,着力给贫困群众输送精神粮食,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实现了“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推进。
一、“大宣传”强化宣讲教育
薛楼园区把脱贫攻坚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充分借助微信群、公示栏、园区公众号等宣传媒介,发布党和国家最新的扶贫政策,同时制作贫困户明白纸,营造浓厚的扶贫氛围。园区、社区干部积极入户走访,对贫困户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理念和志向,帮助贫困户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
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增强致富本领,拓展脱贫方式,针对贫困户缺技术、缺致富办法等普遍性问题,积极开展了特色种植培训、母婴护理培训、电商培训等,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采取技术下村、课堂入户、服务上门的方式,对所有辖区就业对象开展西瓜种植、家政服务、农村电商等培训,增强群众创业致富能力,坚定群众致富信心。
二、“树典型”强化示范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要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良好氛围。薛楼园区注重发掘各社区贫困户中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等各种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做好宣传示范和“现身说法”,让他们向广大群众讲述自己在党的好政策的扶持下的致富经历,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户愿脱贫、能脱贫、敢脱贫、会脱贫,让贫困群众能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你追我赶、争先脱贫。
持续开展了“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传播正能量,激发广大群众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日常评比,每月园区对自然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进行评比,社区“两委”通过入户查看贫困户室内、庭院的环境卫生,讲解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益处,同时向他们积极宣传在环境整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典型,激发贫困户的参与热情,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三、“齐参与”强化主体地位
薛楼园区积极开拓就业岗位,带动脱贫增收,增设护林员、保洁员、护塘员、护路员、公厕管理员等公益辅助性岗位199余个,公益辅助性岗位的设立,在帮助贫困户增收的同时又实现了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融合,为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薛楼奠定了基础。
鼓励一些有能力的贫困户拓宽思路发展产业,如:特色种植蔬菜、玉米、西瓜,养殖猪、羊、牛等,并为其提供技术、资金补贴、产品销售等服务,帮助贫困户增加信心和底气,激发其内生动力,“踏”上致富路。幸福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产业扶贫和岗位扶贫无疑让贫困劳动力以“渔”获“鱼”,变“输血式”为“造血式”,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坚实的精神脊梁。(胡允)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