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以前没事的时候,要么刷抖音,要么搓麻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现在可好了,有了文化中心,大伙儿在一起跳跳广场舞、看看书、健健身,俺业余生活可丰富了!”在周寨镇周平庄村文化广场跳广场舞的崔大姐高兴地说。近年来,周寨镇依托“三室一场”,因地制宜,把农村文化乐园建在农民的家门口,就近服务周边群众,让农民乐享其中。
“农家书屋”和“数字书屋”有机结合,储满农民的“文化粮仓”。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地将农家书屋建设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周寨镇加大投资力度,在全镇13个村都建成了图书室和信息资源共享室,配备了书柜、桌椅、书籍、电脑、空调等硬件设施,将“农家书屋”和“数字书屋”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广大农民掌握先进技能、树立脱贫致富信心的“精神加油站”。
周寨镇结合各村实际,在原有图书基础上,根据村民的各种产业致富需求,针对性地购置农业科技、种养殖、致富信息等方面的书籍和报刊杂志。目前,周寨镇各村图书室藏书数量均在2000本以上。“数字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结合,打造“不打烊”的乡村文化服务平台,服务新农村建设。数字农家书屋阅读平台可提供数十万种电子书和视频资源,农民通过手机就能免费下载,有效弥补了“农家书屋”图书种类少的缺陷,轻松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线上+线下”的模式不仅让农民享受家门口的图书馆,也能“大开眼界”,享受来自“云端”的文化服务。
文化活动室变成农民的“快乐驿站”。周寨镇充分利用文化活动室的地理位置和硬件设施优势,做好免费开放、错时开放工作。特别是晚上、周末时间,文艺爱好者汇聚在文化站里唱歌、跳舞、排练节目,青年朋友健身锻炼,老年朋友挥毫拨墨、书法绘画,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文化发展的成果。
文化广场点亮农民的幸福生活。周寨镇把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当做是提高村民幸福指数的大事来抓,着力完善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把村级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列为实事工程,切实将文化广场打造成集文化活动、宣传教育、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建设平台,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精神文化获得感。
文化广场上,村民成了主角。茶余饭后,村民们相约来到广场,要么活动活动腰腿,要么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比赛,要么沿着广场散散步,要么一起跳跳广场舞,要么享受“送戏下乡”带来的视觉盛宴,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增进了邻里情感,脱贫攻坚成效展现在每一个群众的笑脸上。(闫晓晖)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