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官庄坝镇将党建引领作为“红色引擎”,不断注入澎湃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夯实基础,注入基本动力,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该镇党委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围绕乡村组织振兴目标,把夯实基础作为固本之策,以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党员干部落实到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人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确立了把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整体思路。2020年,镇党委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后备干部进行再次调整,优化人员结构,切实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地位,凝聚党建合力,助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无缝衔接。对照乡村人才振兴这一要务,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并积极引导外出能人等社会力量返乡投身乡村振兴。
思想引领,注入内在动力,助力乡村振兴。该镇紧扣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通过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统一党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的行动中来,不断鼓舞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树立“党建+”理念,把决战脱贫攻坚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战场作为检验党员和党组织“两个作用”发挥的平台。同时,把党建引领扶贫工程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来抓,利用固定党日活动、党务公开栏、乡村干部微信群、发放民生工程宣传手册等,加大党建引领扶贫工程的宣传力度,提升村级党组织对政策的深入了解。激励选派帮扶干部干事创业,引导村“第一书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利用其自身的人脉及单位资源,积极协调项目。
发展产业,注入提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在镇党委的带领下,各级党组织有效发挥“领头雁”作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抓手,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振兴。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分析比较,先后盘活水面、土地、资产等可利用集体资源,朝符合自身特色的方向发展,在乡村形成了菌菇培育、阳光玫瑰为主导的特色种植业。通过实施一系列乡村产业,徐楼村覃悦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大力发展菌菇培育产业;龙潭村双五粉业党支部以“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为主导,在粉丝产业供不应求的基础上,上行建立红薯规模种植基地;吴集村华正果蔬党支部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土地流转,鼓励引导农户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农业产业。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催生了“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一方”的集群发展效应。(范丽娜)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