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近年来,砀山县官庄坝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会议和文件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战略性任务,以实现全面脱贫为目标,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强化产业支撑,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奋力推进高质量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脱贫答卷”。
靶向施策,脱贫攻坚质量成色足
脱贫攻坚工作,关键在于精准。官庄坝镇牢牢把握精准要义,坚持精准施策,针对每户致贫原因、资源条件、脱贫需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逐人落实帮扶措施,帮助全镇2705户521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做到精准滴灌、靶向攻坚,着力提升帮扶实效。通过建立健全劳务协作、大户带动、“一自三合”等多种模式,贫困群众收入增加稳定,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强化动态监测、标注管理,及时掌握信息,落实巩固提升措施,有效防范返贫。
聚焦底线,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
“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是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核心指标,官庄坝镇坚持“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一达线”底线标准,全力做好各项扶贫工作。“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坚持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向423名各阶段学生实行教育补助,确保无一适龄少年儿童失学辍学。“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积极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落实“351”、“180”健康扶贫政策,坚持服务到位、人员到位,共帮助3644名贫困人口办理了慢性病证,组织2600人次贫困妇女参加了“两癌筛查”,帮助为贫困群众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积极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切实保障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做好饮水安全排查工作,实施了该镇内8个行政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贫困群众日常饮水量,全面开展安全饮水排查工作,对全镇饮水点(包括自建饮水点)全面进行水质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项目驱动,特色产业发展节节高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官庄坝镇因地制宜,坚持以扶贫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抓手”,大力推进“四带一自”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一是打造特色。按照“长短结合、以短为主、以长带短、以短促长”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全镇重点培育2~3个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大棚油桃2000亩、阳光玫瑰葡萄2000亩,大棚菌菇基地1个,红薯基地1个。二是培育龙头。坚持产业发展走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之路,大力支持和培育产业龙头企业,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流转农村土地,并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品牌创建方面提供资金技术上的服务,全镇共培育各类产业合作社20余家。三是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农业新业态,拓展产业外延链条,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结合刘楼村农业产业园发展模式,在徐楼、吴集、秦庄社区筹划建设一批设施完备、配套齐全的休闲观光区、田园综合体、文旅小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尽锐出战,三力聚合齐奏扶贫曲
脱贫攻坚,党旗在飘扬。官庄坝镇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理念,把脱贫攻坚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官庄坝镇后备干部招聘考试公开选聘8名人员充实到扶贫专干队伍中,为村党组织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积极拓宽上升渠道,重点从返乡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本地致富能手中,建立致富带头人机制,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提升村党组织合力。实行“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全面落实帮扶责任,持续深入推进选派力量与本土力量的融合共促。乡镇扶贫工作站按照不少于3人配备,634名帮扶责任人联系帮扶2705户贫困户,56名帮扶联系人联系帮扶70户边缘户,按照“每月帮扶工作提示”要求,压紧压实帮扶责任。(范丽娜)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