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通讯员范伟伟)初冬伊始,砀山县高铁新区薛口村的草莓基地大棚里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的草莓花开的正旺.第一批早熟的果子已经悄悄冒出了头,鲜红诱人的草莓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亮色,填补了水果淡季的空档,也让薛口村的邵坤坤敲开了致富门,过上“莓”好新生活。
村民邵坤坤在自家的草莓大棚里边除草边说:“草莓长势很好,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几天来咨询选购的经销商络绎不绝,靠着发展产业,我终于摘下了‘穷帽子’。30岁出头的他抬起头,满脸汗水面带笑容。
邵坤坤是该村3组村民,家中3口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直在外务工的父亲邵大寨,在一次务工返乡途中遭遇了重大车祸,因车祸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受到重创,高额的医疗费用更是雪上加霜。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啥职业技能,一家子被牢牢拴在土地上,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14年被村里民主评议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被识别为贫困户后,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早点甩掉这顶“穷帽子”。
2019年,他的反季节草莓获得成功,红火的生意让邵坤坤很是心动。经过多方了解市场,到合作社实地学习之后,他打算自己当老板。帮扶干部知道了他的想法后,帮他申请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有了启动资金,他的信心更足了。流转土地、草莓选种、搭建大棚,她用10亩土地建起了7个大棚。从此,一心扑在大棚里,垒畦、育苗、施肥、除草、喷药,时时关注草莓长势,处处琢磨精心管理。
越努力越幸运。他的大棚草莓获得大丰收,当年实现纯收入9万多元。这一年,邵坤坤不但还上了5万元贴息贷款,还增加了21万元纯收入,一家人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容。
如今,邵坤坤一家对今后的发展又有了更好的打算,除了继续扩大草莓采摘园的规模外,邵坤坤还计划新增种小瓜和火龙果等新品种,带动更多贫困户共同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