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网上安徽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登录 / 注册
1
2
3
4
5
6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会•协会 商会•协会

葛集镇土山村:村美民富换新颜 美丽乡村入画来发布时间:2020-12-29    文章来源:

  安徽网视讯 漫步在土山村的银杏游园里,亭台楼榭、弯曲长廊、百姓舞台、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再朝前走,一条条村庄道路开阔整洁,一排排银杏树木英姿飒爽,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宛若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画,让人流连忘返,彰显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成效。然而就在一年前,道路两侧是高矮不一的房屋,一条臭水沟承载着全村的污水排放,河面漂浮着垃圾……目前的土山村,用当地群众的一句话说——“真是换了人间”。

QQ图片20201229085839.jpg


  近年来,葛集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补齐三大“短板”、改善基础设施、立足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做好规划引领,突出“银杏”特色

  土山村坚持村庄规划村民参与,以此为指引,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了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镇、村干部带着规划设计人员实地走访,上门收集村民意见,多次召开意见征求会,最终精心绘制出几十张符合村情民意的设计蓝图,村民的愿望充分体现在了土山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中。该村在规划过程中,充分挖掘当地银杏元素融入村庄建设,以“不大拆大建,保留地方特色”为规划理念,以“银杏小村”为主题,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2条银杏观光路线和3个银杏游园。目前,银杏大道成为游客们秋天的“打卡圣地”,银杏小游园“变身”为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健身、议事的活动场所。



QQ图片20201229085917.jpg


  围绕三大“短板”,做好宜居“文章”

  土山中心村围绕卫生改厕、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三大“短板”,集思广益,重点发力,努力做好宜居“文章”。在改厕中,采用“三格式”化粪池收集、旱厕原址改造的方式,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卫生化厕所的全覆盖,目前该中心村卫生厕所户达269户,覆盖率为96%,惠及群众987人;在垃圾处理方面,全村配备专职保洁员16名,三轮垃圾车10辆,健全垃圾收运制度,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全覆盖;同时,分类推进生活污水治理,按照村庄实际,实行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目前,该村建成雨污分流管网3000米,污水处理设施3座,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和雨污分流。一个“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村庄展现眼前。

  立足资源优势,实现富民兴村

  土山村依古黄河北岸而居,土壤肥沃,盛产酥梨和大棚油桃。2019年土山村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镇、村干部紧紧抓住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的“牛鼻子”,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土地流转,成立农民合作社,加快电商发展,通过“合作社+电商+农户”的方式,推动油桃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2019年土山村总产值约为9890万元,主导产业总产值约为8200万元,占总产值的8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同时,为了打破以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状况,土山村下大功夫盘活集体资产,通过发展扶贫工厂、光伏发电和冷库,2019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万元,实现了富民兴村,有力的推进了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突出群众参与,建立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后管养运行长效机制,保证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正常运转,葛集镇土山村坚持干部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完善建后管养长效机制。目前,土山中心村建立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绿化管养、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坑塘管护、厕所维修、道路管护8项长效机制,设立了保洁员、护林员、护塘员、道路看管员、光伏看管员、路灯维修员等8类公益人员。该村紧扣村情,落实“党员包户、组长包片、两委包村”的“三级网格”责任,强化全员监督意识,积极发挥了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主体作用,将环境卫生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开展“最美庭院”、“最美保洁员”、“文明家园”等评选活动,由农户自行负责房前屋后和院内环境卫生,确保村庄美景“容颜不老”,实现了村庄“形态美、内在美、持久美”。

  “环境美”带动“内涵美”,“户户美”连成“全村美”。目前,全村广大干部群众正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村振兴中,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土山村这块土地上徐徐铺展开来,银杏小村将以更加美丽的姿态迎接未来。(仝晓燕)


责编:陈嫚

更多 文化•旅游
更多 商会•协会
用户注册
x
账号:
密码:
姓名:
性别:
手机号码:
工作单位:
已有账号?去登录
用户登录
x
账号:
密码:
没有账号?去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