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2020年,砀城镇土山社区在县妇联的支持下,成功申报“安徽省农村和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发展专项补助经费”儿童之家项目,着力将社区儿童之家打造成为促进社区儿童思想政治教育、身心健康发展主要阵地和推动社区文明进步的大舞台。
1、依托项目资金,完善儿童之家硬件设施。为了更好地为社区儿童服务,我们购置了儿童图书、添置书柜、学习桌椅。专门开设了爱心图书角,在原有的基础上新购置了少儿图书200册,每周六开展儿童阅读悦乐读书活动,丰富了社区儿童的文化生活。另外我们还针对老旧社区缺少儿童锻炼娱乐设施进行改造,新添置了室外篮球架、滑滑梯、健身器材,这个健身娱乐的地方变成孩子们每天课后的打卡地,充满了社区儿童的笑声。
2、切实履职尽责,健全儿童保护服务体系。为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打造社区儿童温暖之家,社区妇联首先建立儿童保护委员会,由社区党组织书记任组长,妇联执委分片负责,逐步建立儿童保护服务体系,对辖区内贫困、留守儿童进行排查并建立了社区儿童电子档案,吸收了专业心理社工,定期或不定期为儿童之家提供教育健康心理等咨询指导和服务,面向儿童和家长组织开展游戏娱乐、校外辅导等活动。特别是在疫情过后,我们开展了“疫路同行、快乐成长、爱在土山、牵手共成长”的儿童心理疏导活动,着力解决儿童长期居家隔离后出现的厌学、逆反等心理健康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3、充分利用宣传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家风。聘请家庭教育专家进行授课2场、儿童维权培训1场、好家风好家训宣讲6场、《两纲》政策宣讲1场,受益妇女儿童人群达650人次,推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二、倾力关爱儿童,打造妇联工作亮点。
土山社区居民多是失地农民拆迁安置户,居民外出务工人数多,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成了一个难题。社区妇联积极探索实施儿童关爱模式,深化关爱内涵,由简单的生活关爱扩展到心理关怀和人格塑造,建立儿童关爱长效机制。
一是开设“周六智慧母亲”公益课堂,带动辖区妇女主动学习,自我提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邀请心理咨询志愿者围绕孩子叛逆怎么办?怎么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并课堂中设立了分享环节,在分享中锻炼和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解决了妇女们怎么做好母亲的焦虑。
二是打造“爱在土山、牵手共成长”爱心教育基地。社区妇联自2018年起依托儿童之家创办了七彩绘画室,鼓励多名社区居民担任儿童的课后美术老师。从此这里变成了儿童的乐园,提高儿童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更是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画室的创办不仅得到儿童的喜欢同时得到家长点赞。除此之外,我们社区妇联还开办了儿童周六公益课堂、假期公益课堂,设有朗读、外语、作业辅导等课程,让社区一些留守儿童接受专业指导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妇联组织的关怀。
三是依托活动载体,推进社区家庭建设。社区妇联定期面向社区家庭征求意见,结合社区中心工作开展家庭共建活动,成功举办健康知识进万家知识竞赛、欢聚迎端午等主题活动,提高家庭参与积极性,为建立优质亲子关系、建设和谐家庭搭建营造良好氛围。
近年来,在市、县妇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妇联的共同努力下,土山社区在2018年获得全省儿童之家“示范社区”荣誉称号;社区的妇女儿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工作上创新意识不够,社区妇联执委作用发挥还有待于加强,各项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等,这些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不断改进。(范丽娟)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