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周忠敏,1973年4月出生于酒店乡王丹楼行政村刘庄东组。系萧县强英食品有限公司卡车司机,在苏鲁豫皖交界处近十个县域从事活鸭运输工作。
20多年来,在货运途中,路遇交通事故,他挺身而出,施救伤者,将事故车辆从路边沟里拖到安全地带;慷慨解囊,为困难路人修车、排难;当他从村道路边沟救起一位老者时,受到老人讹诈,他在所不辞,仍坚持做善事。自掏腰包2千余元,十多次探望村里两位建档立卡贫困户。疫情期间,他连续57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自购大型喷洒器械,自购230斤消毒液剂,行遍全县19个乡镇的劝返卡点消杀灭菌;以自己的面包车,固定好车载喇叭,行程2300公里,在县辖22个乡镇及淮北市段园镇,宣传萧县应急办下发的5个防控文件,把党和政府的最强音传达到千家万户,提升广大群众的应急防控意识。为此,他购置消毒器械耗资520元,消毒液剂1150元,行程5400公里,燃油折款3200元,购买高价口罩900只,耗资1800元,计自掏腰包6670元。
雷锋精神铸就了社会和谐
2017年6月一个雨后的午夜,周忠敏驱车到亳州市谯城区某家庭养殖农场去拉鸭子。当车辆行驶在目的地附近的乡村道路时,发现前方路边沟一浑身上下溅满泥巴、左臂上流着血的青年男子,正在埋头打理摔倒到路边沟的机动三轮车。周忠敏见状,立即停下车来,毫不犹豫地从工具箱里取出备用钢丝绳、吊钩等救援用具,将事故车辆缓慢地从路边沟里托上了水泥路面。接着,又为伤者擦拭血迹、包扎伤口。当周忠敏提出送他到附近医院处置伤口时,却受到伤者的再三谢绝。
2018年5月的一个凌晨,周忠敏驱车到山东省单县执行货运订单任务,行至杨屯附近的乡道时,路遇一名菜农驾驶着摩托三轮停靠在路边(车厢里装满了芹菜),司机无奈地示意周忠敏停车。见到有人招手,周周敏立即停车。
“师傅,我的车因缺燃油抛锚了,您能帮我把车拖带到2公里远的加油站吗?”
“我能帮忙!”周中敏爽快地回答道。经了解,车上拉的芹菜是车主欲拉到杨屯批发市场出售的。他立即用钢丝绳拖住那辆缺油的三轮车,绕道两公里送到“鲁明石化”加油站。
2018年5月28日,周忠敏到河南省夏邑县郭店乡拉鸭子。在夏邑县境内,路遇一骑机动三轮车的老人把车停靠在路边,无奈地东张西望着。周忠敏主动停车,一探究竟。经询问得知,三轮车因缺燃油而无法前行,他就把货车泊在路边,让老人坐在车上掌握着方向盘,自己徒手推行到1500米远的郭店修车铺。岂料他的三轮车不是断电,而是控制器坏了。修车师傅说:“一个新控制器,需付150元!”老人家身上仅有10元钱,急得团团转。站在一旁的周忠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帮人就要帮到底,积德行善必有福报嘛!”他立即从衣兜里掏出150元,为老人支付了那笔费用,当他再转头返回原地时,老人家紧紧地握住了他的双手,激动地问:“您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我住在安徽省宿州市居住,我是宿州市民!”周忠敏笑着回答道。
宁受讹诈,也要一帮到底!
2020年7月23日上午约十时,瓢泼大雨下个不停,周忠敏拉着1750只鸭子,从河南省夏邑县条河乡返回到种子庄附近,发现前边路边沟一辆车底朝天的脚蹬三轮车旁,一年近六旬的老人正吃力地从沟底往路上爬去,她浑身上下都是泥水。见此,周忠敏立即停车,冒雨快速下到路边沟,将老人扶到路上,取出车内座垫安顿她坐稳,又为她打伞挡雨。根据老人提供的联系电话,周忠敏联系上了老人的儿子。当她儿子赶到现场时,老人一口咬定是周忠敏把她的车撞到沟底的,周忠听到后十分气愤,有口难辨。但仍坚持把老人的三轮车托上路边,周忠敏的善举被老人的儿子亲眼看到,也没争执,轻声说:“俺娘竟然说是你撞的,那就到附近卫生院给老人家诊断一下吧!”
在条河卫生院,通过透视、CT、拍片,周忠敏支付了1400余元的诊断费。结果,老人的身体一切正常,当即就回家了。分别时,周忠敏按老人的无理要求又递给她1000元的所谓“营养费”,方才罢休。
是否撞了老人,周忠敏心里清楚。事后,当周忠敏把当时的行车记录仪展示给他们一家观看后,他们一家人和在场邻居都无话可说了,纷纷向周忠敏伸出大拇指,以示感谢。
“宁愿碰瓷受讹诈,我也要救人!”这是周忠敏做人的座右铭。
哑巴婶子的贴身小棉袄
在刘庄东组,有位名叫周琪的五保老人,早些年前结识了一名来自山西省的流浪女,是个哑巴、双目失明,不知到自己的姓名和年龄。他们俩就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家庭。十多年来,周忠敏帮他们修旧房、收割小麦、收玉米及农作物管理,每逢中秋、春节就带上米、面、油、肉、蔬菜等慰问品,前去慰问,每逢寒冬,周忠敏还给两位老人添置棉衣、棉被等衣物。他的善举被村民称为哑巴婶子的“贴身小棉袄”。
贫困户主刘德生是位瘫痪的癫痫症患者,自2014年入贫后,他隔三差五地来到这位孤寡老人家里嘘寒问暖,打扫室内外卫生,代购医药。连续五个春节为老人购买猪肉、水果等过节礼品,去年入冬为老人购置了棉袄、衬褂等。
一马当先,迎“疫”而上
2020年年初的疫情发生后,周忠敏积极响应宿州市文明办关于爱心志愿者应“作为政府应急体系的补充力量”的号召,踊跃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先是主动配合村两委在各村民组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悬挂横幅。然后向村委会请战,自愿参与村口卡点劝返流动人员,一连6个夜晚,以自己的五菱之光面包车开到村口卡点,一个人从傍晚6点一直到次日早上6点,认真值守,登记有证明的过往行人,自购口罩900只,先后免费发放给没戴口罩的卡口工作人员及路人。
为了便于卡点消毒,2月3日,周忠敏到县城花费520元,购买一台大型喷洒器,10桶酒精。从2月4日开始,从九里湾、酒店西、寇楼及黄楼桥等卡口,逐点喷洒消毒。他精神抖擞、动作敏捷,抡喷杆、开电源键,逐卡口消毒,他每天身着“萧县阳光爱心协会”字样的红马甲,头戴“学雷锋志愿者”的小红帽,从风景秀丽的皇藏峪,经由官桥、永堌、龙城、杜楼、马井、闫集、黄口到萧县的西北利亚——新庄,从国画之乡的刘套镇经由杨楼、圣泉、赵庄、大屯到解放战争活捉国民党匪首杜隶明的张庄寨。他带领儿子周奔驰、侄女周文一同跟车作业,连续奋战9天,他的足迹遍及萧县19个乡镇和淮北市段园镇的计142个劝返卡点、5个乡镇政府、8个村委会、4个派出所、1个交警中队、3所中学,行程1400公里,逐点喷洒消毒。
把党和政府的最强音传遍萧县城乡
为了把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有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3上旬,周忠敏把车载喇叭固定在自己的爱车上,将萧县应急办下发的有关防控文件转成录音带,奔波于萧县22个乡镇的各村,反复宣传播放,把疫情防控的最强音传递给广大村民。为此,他顾不得吃上一口热饭,仅以啃凉馒头充饥、矿泉水解渴。一连10多天工作连轴转,衣服脏了也顾不上洗,每天很晚返回家中,还不得不自己做晚饭。2020年3月,荣获宿州市精神文明办公室颁发的“疫情防控志愿证”(含奖金400元);2020年12月17日被萧县文明办评为“优秀志愿服务典型”。(李忠允)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