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2006年11月,作为全省第三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袁杰被组织选派到曹庄镇许庄回族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2017年任驻村工作队队长,这一干就是14年。三年的任期在村民的一再挽留下延长到了14年,驻村以来,他沉下身子,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排民忧、解民难,努力为许庄回族村的发展做出贡献。许庄回族村先后获得“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美好乡村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全国文明村镇”等众多荣誉称号。2018年袁杰获得了“中国好人”称号。
刚到村时,袁杰觉得,“群雁高飞头雁领”当务之急是加强班子建设。他发现现任领导班子干劲不足,袁杰以诚心换真心,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一连几周走村入户,和班子成员逐一深谈。“水、电、路不通不可怕,可怕是咱们和群众的心不通啊!”“咱可不能辜负全村老少爷们对咱的信任。”饱含真情的话语,字字戳中心底。只有班子成员的思想通了、心齐了、气顺了,才能有干事创业的劲头。袁杰又趁热打铁,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村“两委”班子正式开动起来,许庄回族村今后的发展有了“领头雁”。养殖一直是许庄回族村的老传统。但家庭式散养成不了规模,赚不了大钱。只有盘活现有资源,实现养殖产业化,才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一方群众致富。想好就干,袁杰一边带着养殖户远赴内蒙古等地学习先进技术,一边广筹资金。利用筹集的资金,建起了规模化养羊场,积极引导养殖大户进驻。2019年又相继投资数万元对养羊场提升扩建,全场可同时存栏15000头。在袁杰和村“两委”一班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下,目前,许庄村已成立了六家养殖合作社,养羊户有174户,年出栏量25万只,发展养牛60多户,年出栏4000多头。成立了民发、伊和、家畅、兴达、兴盛、穆光等六个专业养殖合作社,许庄回族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村。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房屋拆迁与安置工作是个考验干部智慧和担当的“烫手山芋”。袁杰不害怕,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工作进展得很顺利。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回族群众只能就地安置。这也难不倒袁杰,很快安置房就建好了,大家都开心地住了进去。但是还有真正让他们犯难的事:个别村民过于顾及自身利益,坚决不搬。“化解矛盾,就要靠群众近一点,多替群众想一点。”袁杰安慰他们说。那几天,他多次给“钉子户”耐心细致地讲解有关政策。一次不行,就来第二次、第三次……终于,袁杰用十足的诚意解开他们心头的疙瘩。“袁书记真为俺们好,俺们还能不搬吗?”在袁杰的带领下,整村推进顺利。目前,已建成住房555套,并取得“零上访”的工作成绩,有力维护了回汉民族团结。
如今,袁杰早就已经和乡亲们打成了一片,不管是哪位村民遇到了他,都会亲切的问一句“老袁,吃饭了吗”、“老袁,去哪啊”……“早些年俺这边条件不好这几年也发展好了,袁书记也没啥脾气,该咋说咋说好就是好,家里有啥困难,一说人家就来,给你解决”。村民许翠苹笑着说。现在的许庄回族村,路平整了,水电通了,成排的别墅小楼建起来,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啦。袁杰也获得了群众们的称赞。
袁杰说:“我的心早已融入这片土地,只要组织许可,群众愿意,我会一直干下去!”多年来袁杰一直以一颗滚烫的赤诚之心,扎根基层、敢于担当、重在实干、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促发展、惠民生、促进民族团结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回族群众的尊重和爱戴。(杨贝)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