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西十余里,古陵子城,城内曾经街巷纵横交错,车水马龙,商铺鳞次栉比,一度十里繁华。由于处于黄泛区,后来黄河决口,洪水裹着泥沙一泄千里吞噬了灵子城。从此,灵子城摇身一变成了陵子湖。乾隆年间,濉河初开,湖水直下洪泽。陵子湖逐渐枯竭,“沧海”变桑田。
灵子湖显底,土地肥沃,有四箴堂程氏先祖迁过来繁衍生息。随着时间推移,程氏枝繁叶茂人口不断地增长,村庄扩容外迁,在前灵的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中灵、后灵。后来,民间还有了一溜十八个灵子之说。 清朝后期,内忧外患,盗贼猖獗。为了防范贼人入村,后灵挖圩建墙绕村一周,门置于南面,俗称“南门”,有炮楼一座。这时期出了一个人,名叫程云汉,号星福,人称“程老星”。当年在灵北一带,有三个地方乡绅,由于三人的字号中都有一个星字,人称“三星”,即张营子的“张老星”,申村的“马老星”,还有后陵的程老星。他们各霸一方,“呼风唤雨”,俗称“黑白两道通吃”。许多官方、民间棘手的大事都要与之磋商。他们也做过一些好事,1938年前后,当时中共灵璧县县长姜祥斋就隐身于东灵,历时两年,在程老星的协助下秘密组织联络抗日活动,为日后抗战胜利作过贡献!
这里地势较低,连年遭灾,民不聊生。政府计划自朝阳 经渔沟、至浍沟新濉河,依托原有沟渠,开挖一条新河,以利于泄洪,根除水患。首先选址蒲湾村西的王路河沟,距后灵大约二里地。程老星具有超前的眼光,他认为开挖河道后,即可通航,若建水陆码头,占尽地利,能促进地方的商贸繁荣,于是从中作梗。导致这条河自渔沟西折后,经伙房突然来个九十度的大转弯向南,经晏弯村西,直插后灵村中间,这就是如今的三渠沟。 三渠沟把后灵一分为二,便有了“河东灵子”、“河西灵子”。后来简称东灵、西灵。 河上起初建有木桥沟通两岸往来,人称之为“灵子桥”。建国后,拆去木桥,建造了一座石桥。 1992年以前,几个灵子都隶属于浍沟区,东灵与西灵合办的一所小学在东灵,至今仍为东灵小学。1992年撤区并乡,大路自浍沟划出,独立成乡,以三渠沟为界,东灵即划入大路乡的辖区内。
2016年,沟通东灵、西灵的灵子大桥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桥。2017年,党和政府及时从财政拨款在原址上重建了灵子大桥,方便了人民的往来。 如今,虽然由于三渠沟的阻隔,东灵、西灵分属大路、浍沟两个乡镇。但是同饮“一江水”,共享一片蓝天,无法割断一脉相承的浓浓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