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通讯员周效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关帝庙镇距砀山县城南部9公里,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大镇。随着前些年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提留款的取消,村级组织集体经济来源呈现“断流”状态,正常运转基本上依靠财政拨款,致使大部分村正常运转困难。为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2017年,关帝庙镇党委政府结合打好脱贫攻坚战,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地方突破性项目,实施“破零扶强”工程,通过召开会议、制定计划、聚焦短板、定向发力,短短几年时间,全镇11个行政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2020年底,全镇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达到237.26万元。其中,黄屯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9.82万元。具体做法:
一是成立组织、制定规划。镇成立了书记镇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入调查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鼓励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实施“破零扶强”工程,结合脱贫攻坚,争取项目资金,在保障发展用地、加强资金支持、发展物业经济等方面,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挖掘优势、资源开发。结合脱贫攻坚,对村集体所有的闲置房屋和校舍、公共服务设施设备、所有的关闭企业、场地、土地等集体资产,通过发包、租赁、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通过协调帮扶等形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依托扶贫、壮大产业。熙可社区、汤寺等5个村利用上级下拨扶贫资金建起了光伏电站,2020年每个村都实现收入9万元以上,邵楼、毛庄寨等8个村全部建起了扶贫工厂和冷库,对外承包或者出租,每年都有几万元的收入。2019年,黄屯村利用中央扶持项目在镇工业园兴建钢结构仓储基地,年出租金达30万元。杨庄寨、赵岗等村充分盘活村集体坑塘对外承包,每年都有万元左右的收入。
四是龙头助力、企业带动。依托强英集团、熙可公司坐落在该镇的优势,着力探索“公司+村级集体资源”发展模式,支持鼓励和引导村“两委”依托村集体闲置土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引进优势企业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和企业的同频共振,达到了企业良性发展、务工稳定增收的目的。刷集村2019年底成立永强保洁服务有限公司,2020年起由村里接管运营,仅一年时间,就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52万元。
五是党建引领、共同致富。对于无村级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的“三无”空壳村,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优势,以此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稳步增强。汤寺村自2017年开展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以来,仅此一项每年就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近万元的收入。关帝庙镇村级集体经济以“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共同发展的模式,支持鼓励农民多种形式经营、多种渠道增收,有效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与服务为民的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打破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实施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责编: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