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网上安徽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登录 / 注册
1
2
3
4
5
6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

泗县草沟镇宋金交战的古战场——杨家将点将台发布时间:2020-05-17    文章来源:

       凡是在泗县和泗县的相邻地区生活或工作过的人,无不知道泗县有个杨家台,那是因为杨家台在民间不但赋予它古老的传说,而且还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QQ图片20200517164318.jpg

远望杨家台


      杨家台坐落在安徽省泗县草沟镇北5华里的沱河南岸,该处地势低洼,唯独杨家台高出地面10米左右,面积1200平方米。台前有一汪碧水,台上有庙宇,坐北面南,前、后殿间为庙院,有左右厢房,至于此庙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周围古木参天,杂树丛生,远远望去,像一座偌大的山林巍然屹立,郁郁葱葱。


QQ图片20200517164349.jpg


      相传杨家台是杨老令公的点将台,在宋、元时期,这里曾是古战场,距台西8里就是古战场老营湖,

明代诗人宋濂在经过杨家台和老营湖时曾赋诗一首:  

杨家台下老营湖,

  极目平川草木枯。

  拾得箭头三寸铁,

  犹然腥气血糊涂。

     据说,为抗击外侮,杨老令公曾经带领兵马在此驻扎,建筑点将台时,他命令部下每人用一兜土才筑起了这座高台。清代胡廷璋有首《杨家台谣》,对杨家台的现状和相邻村庄曾作过这样的描述:

     杨家台名远扬,行人问在何方?前台一湾水,后台水中央,梵宫南对韦家庄。

     杨家台,形可赋,高若山,平如墓,下有百亩田,上植三松树,鹿鸣北去十里路。杨家台,颜色都,多杂树,尽荒芜,牧童求于刍,土人樵作苏,平原西入老营湖。

    杨家台,景萧萧,耕古戍,认前朝。土花春雨长,箭头铁未销,侧身东望是官桥。

     在杨家台的东面四里是官桥,传说就是杨六郎带兵住过的草桥关,后被讹传为官桥,从杨家台北去八里,另有一座佘老太君住过的高台佘家台与之相对,后经考证,杨家台和佘家台都是新石器晚期遗址,台面均出土大量的鹿角化石和鬲足以及陶片等,并有人类居住所用过的石斧、削刮器、骨针之类器物,现均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QQ图片20200517164420.jpg


     相传在清朝时,当地有个姓侍的秀才第一次在杨家台开办私塾。从那时起,这里就成了学校,解放后,县文教部门在国民政府举办的旧校基础上扩大规模,建立了杨台小学。这所学校的建立,为当地的孩子上学提供了方便,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不经意间,学校就办过了十几个年头。忽然有一天人们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这所小学不能有校长,谁当谁死!屈指一算,历任校长,包括清朝的侍秀才和最后一任校长孙义邦等,不管是年老年壮都不明不白的病死在任上。消息传开,种种猜测接踵而来:有的说杨家台的北面是沱河,唐河从西北一路冲来,杨家台地处要冲,风水不好,不吉利!有的说杨家台是神台,西北和东北角都有一个大洞,深不可测,粗可容人,不管这里的水有多大,水涨台长,水从未没过洞口!有的说这台上住有仙家,仙家是台上的主宰,岂能让台上容有二主?有的说这台上住有几百个黄鼠狼家族,它们在晚上还望星拜月呢!一时间众说纷纭,谣言四起,越传越邪乎!把杨家台说得神乎其神,弄得学校老师毛骨悚然,提心吊胆。上级派谁去当校长谁都不愿去。没办法,只得派去教导主任主持工作,可主任也不能当,一连的几个主任也险遭厄运。这下糟了,直弄得杨家台沸沸扬扬,阴森可怕,草木皆兵,连学生的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去那里上学了。到八十年代杨台小学搬迁了。

       从此,杨家台就寂寞冷落起来,随着它的寂寞冷落,它的层层神秘色彩亦愈加浓厚。至于什么原因?至今当地政府也没给人们一个科学的解释。

去年,我和夫人专程去了一趟杨家台。杨家台上的庙宇已不复存在,除还有2间七露八淌的东厢房外,台面全部是齐腰深的麦子,周围的杂树和灌木随风摇曳,似乎依然在叙述着它那古老的传说和不解的奥秘。


更多 文化•旅游
更多 商会•协会
用户注册
x
账号:
密码:
姓名:
性别:
手机号码:
工作单位:
已有账号?去登录
用户登录
x
账号:
密码:
没有账号?去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