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砀山县玄庙镇以“六治”(治脏、治乱、治差、治污、治破、治塘)为主攻方向,以“五小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药园、小游园)为建设机制,全面打响干群共同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抓“六治”,扮靓乡村颜值。治“脏”。深入推进“保洁革命”,进一步健全全域保洁机制,开展白色垃圾、陈年垃圾清零行动,努力实现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治“乱”。开展以清理柴草杂物乱堆乱放、废旧砖头瓦片乱堆乱占、破旧农机车辆乱停乱放、生活污水乱泼乱倒、墙体广告乱涂乱画、畜禽乱跑、粪污随地排放等为主要内容的治乱行动;治“差”。持续推进“道路革命”,扎实开展“户户通”工程“回头看”工作,努力实现农村道路硬化不落一户。对镇、村、组所有道路开展路肩培护及沿线绿化,努力实现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夜晚照明全覆盖;治“塘”。开展农村坑塘整治行动,将农村黑臭水体环境治理全面纳入河长制管理,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建设垂钓园、荷花池等,美化村庄环境;治“污”。持续提升“厕所革命”,引导已改厕的4908户农户从“三有”提升到“六有”标准,依托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改厕后检查维护、抽污、转运、资源利用等后续管理和服务;治“破”。全面清理无人居住、无保护价值的危旧房屋、残垣断壁、废弃厂房和养殖圈舍等,为广大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的公共区域。
抓“五小园”,建造田园村庄。该镇在推进“六治”过程中,提前规划,创新方式,探索建立空闲宅基地、废旧坑塘、废旧房屋、旧砖头、旧柴草、旧物件“六废”利用和“五小园”建设机制。各村用废旧砖瓦砌围起来的“五小园”,十分接地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据统计,全镇共建“五小园”1500余个。旧土房、危房、空心房、闲置房等被拆除或改建,各村利用旧砖瓦等砌围成“五小园”,园内蔬菜花草苗木长势喜人,整治后的坑塘清新干净,水面清澈见底。
在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中,该镇党委、政府按照全镇统筹、村庄实施的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立足现有条件,探索符合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技术模式。制定整治方案和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六治”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坚持提质和扩面并重,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留住乡愁又凸显特色,推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动村组党员干部、保洁员等群体,率先实施农村“六治”及“美好庭院”建设。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营造人人热心、户户参与的浓厚整治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民意,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治、共谋、共管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引导村民承担一定日常保洁和维护义务,把村民培养成为维护人居环境的重要力量。
抓机制,继续全力推进。为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该镇统筹各方人员力量,全面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营造浓厚氛围。为充分调动各村打造“五小园”的积极性,该镇落实激励机制,于4月上旬组织开展“五小园”建设观摩评比活动,并召开奖惩兑现大会,对前5名的果园新村、和平新村、张王庄村、花园村和权集村进行奖补,落后村全镇通报批评并作表态发言。随着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的不断推进,该镇各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在镇村干群的携手奋进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新图景正在玄庙镇大地上徐徐展开。(张云彦)
责编:陈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