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3月7日12时许,铜陵市一中学生会主席王亚锦利用午休时间带着学生会成员来到各班级回收废纸、饮料品等物品。经简单整理后,将回收的废纸暂时存放在教学楼一楼的楼梯隔间内。等达到一定数量后统一售卖,并将售卖所得作为学生会活动的经费。
“在学校的时候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自己的环保意识,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去构建文明校园。同时,学生会也承办了一个废纸回收的活动,带领学生会成员和同学去每个班级回收废纸。”王亚锦说道。
自铜陵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以来,市一中积极开展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活动,构建了日常垃圾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进行分类,餐厨垃圾、电子废弃物专项回收的“小分类、大分流”收集模式,并按照“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促进整个铜陵”的要求深入推动此项工作,由学生向家庭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和“垃圾不落地,铜陵更美丽”的倡议,将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带给家庭成员。同时,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小课堂”“我是文明劝导员”“家庭垃圾分类达人大比拼”等活动,引导更多的社区居民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广者。
通过“小手牵大手”,辐射家庭和社区,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践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涉及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渗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我们还在各个年级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志愿小组,积极参与社区、行政执法等部门组织的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为垃圾分类作出自己的贡献。”市一中党委副书记方联胜告诉记者。
市一中还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通过评选垃圾分类优秀宣传员、示范员、示范班等形式,树立典型,鼓励先进,积极建设绿色、和谐、美丽、节约型的校园环境。利用全体教职工会议、国旗下讲话,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各班级采用不同形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如学生上网查资料、图片,或进行调查、采访等搜集资料,然后利用校会、午间等时间,在班里进行交流,相互受教育;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树立典型,介绍经验,强化推广。方联胜说:“高中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我们在生活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中,重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观、资源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通讯员 叶静)
【责编:陈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