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6月23日,海恒社区联合物业、民警上门对违法群租房进行拆除,敲响整治群租房“第一锤”。至7月底,海恒社区摸排统计的323户群租房全部清理整改完毕。
海恒社区群租房隔断拆除现场
“群租房”一直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顽疾”,并且已成为社区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其人员结构复杂、房屋布局不合理、安全意识淡薄特点带来的消防隐患、治安隐患、噪音扰民、环境卫生等问题更是成为了居民群众投诉的“热点”。为维护辖区良好的治安环境,打造好居民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海恒社区积极响应上级工作部署要求,多部门联合行动以对群租房以“零容忍”的态度,通过安排部署、摸底排查、注重宣传、强化巡查、依法拆除等系列措施,多措并举、重拳出击,打响了一场整治“群租房”的攻坚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海恒社区群租房隔断拆除现场
依托网格化管理 全面核查信息
海恒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的优势,网格员对网格内人口、群租房信息全面摸排、采集、更新,对租户、群租房情况及时排查、及时掌握、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根据《关于加强群租房安全管理的公告》相关要求,社区网格员对群租房逐户走访核实,建立完善一户一档群租房基础台账,涵盖业主信息、房屋面积、房间数、租户信息、排查人员和日期、排查结果等详细信息数据及照片。依澜雅居物业项目部廖主管表示:“群租房问题一直也是物业管理工作中令人比较头疼的问题,这次专项行动在社区、居委会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物业也是全力配合,同步居委会划分网格落实物业责任网格,共摸排出75户群租房并登记在册,通过上门宣传、沟通协调、采取措施直至全部拆除。”社区居委会根据一户一册资料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联动机制 开展群防群治
海恒社区各居委会、物业公司和群众代表共参与、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各方协作、群众参与的群租房联动整治机制,全力开展排查整治各项工作。以登记台账为基础,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散发宣传单、居民QQ群、微信业主群、电话回访、入户摸排等方式,结合“警民恳谈会”、社区学校、“消防安全进小区”,利用典型案例,交互式教育,加强对群租房危害的宣传。充分发挥网格员、楼幢长、物业等群防群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作用,加强与楼栋长、居民组长、业主委员会的交流,及时掌握群租房动态信息,切实将群租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初始阶段。召开群租房房主会议,明确房主主体责任并签订相关协议,要求房主对群租房室内的各类安全软件硬件设施设置到位。积极倡导居民不出租房屋“群租”。
践行枫桥经验 破解整治难题
由海恒社区牵头,联合派出所、城管、消防等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整治,用好用足“查、改、罚、封、停”等手段严格执法。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由原先“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社会治理转变创新。在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房东和群租客锁门”拒不接受教育的情况,居委会工作人员、城管队员、社区民警做好现场维稳和取证工作,通过对当事人法制宣传教育和耐心疏导来缓解矛盾激化。“喂,您好!我们这边有一户租户有租房需求,请问您那边有合适的房源吗?”考虑到群租房承租户的特殊性,以及疫情防控吃紧期间,对因确实无法安排住宿、需要在外租住的区内企业复工人员,在问题处置过程中,海恒社区工作人员并非一味地“往外赶”,而是通过充分利用身边资源,积极帮助有需求的租户寻找合适、合法的租房途径。但针对出租人、承租人、物业服务企业违反房屋租赁相关法规的,由物业采取措施督促“房主”限期自行拆除隔断,仍无进展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置。对外公布群租房整治电话,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自觉抵制违法违规群租房行为。海恒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恒社区在群租房整治中,将共治共享与‘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有效结合,形成了以‘共治、精治、法治’为核心的多方联动机制。”
形成长效机制 打赢持久战
群租房归根结底源于供需关系,要想达到整治效果,必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海恒社区建立完善日常群租房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房主、房客等各方的安全责任,对时有发生的群租房“复潮”现象,海恒社区按照责任清单不定期“杀回马枪”,保证隐患问题整改到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法制宣传教育,多措并举击破各类“硬骨头”、“老难题”。截至目前,海恒社区共排查323户群租房已全部清理完毕,发放《致广大业主及群租户的一封信》1000余份,制作宣传条幅和宣传展板百余个。(文/图 桂佳浔、黄波)
责编:温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