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网上安徽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登录 / 注册
1
2
3
4
5
6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区动态 县区动态

科技种田,丰收很甜!发布时间:2023-06-05    文章来源:

  “今年在300亩试验田种植了约50个新品种,测一下产量每亩不低于650公斤。今天开镰,大家辛苦,可要颗粒归仓啊!” 6月2日,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70多岁的徐淙祥指挥四台联合收割机像切豆腐一样,按品种收割小麦。“这样才能,真正称出优质品种的产量”。

00119445da93f9e6afbe3fbeb0839f6d.jpg

  去年夏天,徐淙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十多年来从事粮食生产、帮助群众脱贫等情况和体会。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徐淙祥回信,向当地的乡亲们表示问候,对全国的种粮大户提出殷切期望。这激励着徐淙祥坚持不懈地做好农业研发推广工作,带动更多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每句话徐淙祥耳闻能详,牢记心中。“我们现在灌溉自动化,飞防无人化,收种机械化,种子芯片化;我孙子旭东让我看看收割天气,翻开了智慧农业App,我们种田真正实现了科技化!”丰收的喜悦挂在老人的眉梢。 不多时,收割机填满了一辆收麦子的卡车。“徐总,这个皖麦新品种,亩产破了800公斤!” 省农科院的一名研究员向徐淙祥道喜,徐淙祥咧着嘴笑了起来,1230亩收割得2天。今年来,徐淙祥加大了与省、市农科院等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力度,积极探索适应黄淮地区的新品种、新技术,每年普及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十多项,产生社会效益数千万元。今年在太和县成立了种粮大户协会,培训、示范带动当地农户2000余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多元。
眼下,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推广智慧农业,科技种田,让天下粮满仓,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更红火。 记者 李博 摄


【责编:耿莉】



更多 文化•旅游
更多 商会•协会
用户注册
x
账号:
密码:
姓名:
性别:
手机号码:
工作单位:
已有账号?去登录
用户登录
x
账号:
密码:
没有账号?去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