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视讯 9月8日,笔者走进安徽省砀山县砀城镇西城社区,让人最先感受到的是固定摊位与推车地摊共存,店铺商贸林立、人车川流不息。市民一日三餐,日常生活所需,农、工、商用品,家居、文化消费,医药、医疗产品批零,大到婚丧嫁娶、建材购物,小至针头线脑青菜萝卜,不出西城,全能办齐。
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社居委主任、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法人李留侠信心满满地说: “发展‘小店经济’,我们社区一班人不断更新理念,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加快创新完善社区治理方式,在不影响公共交通和周边居民生活的情况下,允许有条件商户在沿街小店开展外摆经营,把租金降下来,让个体户活起来,当好群众的“店小二”,为他们服务好就是我们的职责,你看,疫情过后西城社区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了。”
据了解,砀城镇西城社区常住人口约1.2万人、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由8个网格管理小区覆盖全域,有居民小组股份经济合作社9个,集体“三资”聚合体“西城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1个,总资产3亿余元。振兴农贸市场和健康路、红山路、振兴路、振兴商城等商贸街和多家中小学校、医院所在地,为西城社区经济繁荣奠定了社会基础和人脉气场。面对疫灾过后如何让西城区域经济尽快复苏,确保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450万元不滑坡和合作社股民利益有保障,砀城镇西城社区两委一班人,审时度势研究出台了持续推进域内“小店经济”创新发展的五项助力举措:
一是减负优惠、生养生息“放水养鱼”。对临街70余间店铺下调租金普降2成以上,既能给租赁经营户资金周转困难舒缓口气,又能给租赁户经营产品创新鼓劲助力,还能提升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可度。
二是主动协调 全力发展“小店经济”。今年以来,社区跟进小店服务不松步,除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部门协作提供税收及贷款等资金政策支持外,还尽力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社区持续开展了2个多月的街巷小区全封闭管控措施、7-8份4次清理振兴农贸市场等沿街主水道、修补路边低洼积水沟、6次开展振兴市场和时代广场垃圾集中清扫清运和有序规范经营治理公益志愿活动等,切切实实为小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多样化,家人、亲情般服务和安全、勤务类保障。
三是免费培训 促进小店“商铺升级”。推荐商户参加《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砀山县)电子商务知识更新大讲堂》免费培训,促进小店商铺升级进阶。砀山县作为全国110个全省3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示范县》之一,西城社区积极开具相关证明或电话协助为小店经营者即时办理“营业执照”、健康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电表分户、子女就近入学等证照服务,为他们分忧解难,甘当经营户前台“店小二”和后台管护员。
四是严把质量 常态防控“相关检测”。配合职能部门严控小店经营者及商品疫情信息和相关检测,严把监管质量关,做到疫情常态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7月中下旬以来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等职能部、委、局先后查验出厄瓜多尔多批次南美海鲜冷链白虾产品外包装有新冠病毒呈阳疫情信息,该社区第一时间配合县市场监管局、县疾控中心等职能部门对区域内有关商户海虾产品开仓大排查、货源大追踪、产品全封存、核酸全检验一体化免费服务,确保了社区“小店经济”农贸大市场的安全运营合规发展。
五是 依托社区 推稿帮助“电商新业态”。依托社区科普E站、科普大讲堂和志愿服务队不断强化政策宣传,加快培育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电商新业态,及时组稿、推稿帮助品牌小店做好产品宣传 不断强化科普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和综合保障服务,加快引导“小店经济”创新运营和自觉适应国家经济双循环态势,要求商户讲信誉、树口碑、保质量、数字化;用时兴短视频记录美好生活、提供优质农副特优产品、注重传播时代正能量、竞相争做“小店经济”的新商人;电商新业态,使社区“小店经济”集聚了良好的发展人气和发展潜力。截至8月底,西城社区现有1100多户注册小店全部复活营业,年经营收入在千万元以上,这些“小店经济”的背后带来的是四五千人的就业和上千家庭的生计和实实在在的小康生活。
“西城的“小店经济”更像砀城镇总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已经是区域经济升腾起来的人间烟火与小康信念,既促进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又有助于畅通县、镇域市场经济活力,真真实实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了个体经商户的存在感、成就感、分享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镇要顺应“小店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切实唱响时代发展曲,不断促进“小店经济”繁荣昌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力落实“六保”任务。” 砀城镇党委书记、镇长仇卫东说。(孙文华、李怀春)
责编:文瑾